“这下是动真格的咯。”他死死盯着地图。
巨响的制造者正是203毫米b-4重型榴弹炮——总重达15.8吨的庞然大物,这种火炮采用特殊的双驻退复进机构,以承受开火时巨大的后坐力,身管为25倍径,内有64条右旋膛线。
b-4榴弹炮发射的f-620高爆弹重达98.8公斤,装填了足足19公斤炸药,而钒铬合金混凝土破坏弹可以穿透约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历史上这种火炮通常与拖拉机底盘组合搭配,很有辨识度。
可如今略有不同,伊凡罗斯军工部门为之研制了单独的炮架,特点是两个巨大的钢轮,实战中使用进口的英制斯卡梅尔‘先锋’重型卡车拖曳。
【配图】
图哈契弗斯基通过全线进攻来压制守军的行动,同时希望打开几个突破口向纵深推进,最好分割孤立一些街区和坚固支撑点,使之无法形成一个整体。
与商某人判断的一致,众多伊凡罗斯军队正在猛攻乔迈里大道以北的阵地。
由于得到了重型火炮强有力的支援,两个帝俄步兵营轮番上阵持续强袭,完全撕碎了这儿的匈军阵地。
接着,达维多夫强击群开始迅速向纵深挺进。
强击群是图哈契弗斯基率领的第10集团军临时编组的突击部队,专用于攻坚或突破。负责进攻市区的第36步兵军创建了许多个强击群。
这些强击群的规模大小不一,但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进攻部分,由几个精锐步兵排组成,人数虽少,但大量装备冲锋枪和手榴弹,负责率先突入屋内。
二是巩固部分,由三四个步兵连组成,负责包围目标、建立阵地、清剿残敌、阻敌增援。
三是保障部分,由一两个工兵排和一些坦克组成,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并在有必要时动用喷火器或爆破手段。
可以说图哈契弗斯基的军事才华还是对得起历史评价的,他很快意识到了前些天血的教训,迅速采取了新的协同战术。
这种创新性的攻坚战术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最优解。
然而,这对部队的军事素质提出了很大考验,士兵和军官都必须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
奈何匈尔瑞方向的伊凡罗斯军队无论是装备还是素质都要逊色于瓦尔兰德方向,掌握一种全新的战术谈何容易?
另外,除了强击群,其余普通部队也优化了进攻战术。
帝俄士兵们笨拙的尝试着天才司令官因地制宜的创意,气势汹汹地呐喊着扑来。
发起进攻的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