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冈、加德满都和帕坦三个尼泊尔土邦,先后为雪域铸造银币多种,并在雪域流通。因尼泊尔称银币为“章噶”,雪域在流通中也沿用了这一称谓。这些银币不但样式粗糙,而且颜色白中泛黄,估计是掺了其他金属。
“这样的钱币怎么配得上朕的大卫国?”苏勒坦不屑地说。
“陛下,这是工部宝源局铸的五种乾元通宝和一种金币、一种银币,共七种样式:一钱(十文)、二钱(二十文)、五钱(五十文)、十钱(一百文)、一贯(一千文)、一两(一千文)、十两(一万文)。一枚金币为十两,可兑银币十枚;一枚银币为一两,可兑铜钱一贯请您御览”,薛宗周再次说道。
“哦,这便是我大卫的钱币?朕要好好看看!”苏勒坦先看铜币,共五种。外圆内有方孔,正面铸着“乾元通宝”四个字,背面印着币值,一钱、二钱、五钱、十钱、一贯,不管正面还是背面,均书法绝伦、铸工精湛,辅以纹图案。有莲,暗示苏勒坦乃莲生大士转世;有刀剑,象征着蒙古赫赫武功;有俊马,那是游牧民族的最爱;有蓝天和白云,那是伟大的天神腾格里;币值最大的一贯钱上,印着一根钓鱼竿,竿头还钓着一个婴儿,那是辉特人的老祖宗雅布甘篾尔干。再看十两的金币、一两的银币,皆文字清晰、图案精致、形态古朴。
美!实在是太美了!比那叶尔羌钱币和尼八剌章噶不知好看多少倍!
苏勒坦赞不绝口,忽然觉得字迹有些熟悉,“薛卿,这些钱币上的字是汝写的吧?”
薛宗周有些不好意思,“正是臣之拙作!”
“哎呀,薛卿真乃书法大家,这些钱币刻上了卿之墨宝,不仅美观绝伦,还令造假者难以模仿!”苏勒坦又大赞了一番薛宗周的书法。
他说的没错,历朝历代的钱文,都是由名人或者大书法家书写,除了保持钱币的美观以外,也可以防伪。每个人的字体都独一无二,那些大书法家们更是如此,形态各异的运笔让伪造者极难模仿。除此之外,这个年代防止造假钱的方法还有垄断制币材料,比如金、银、铜;在钱币圆形的外围加上一圈凸起的外廓;让钱文紧贴中央的方孔,等等。
“臣之书法不如陛下多矣,岂敢班门弄斧?”薛宗周谦虚地说。
这马屁拍到了莲生大和尚的心坎里,他自以为文韬武略天下第一,书法自然也是极好的。事实上,后世有研究其书法的学者认为其书法不过中等稍偏上,不如薛宗周多矣!
“嗯,薛卿,可有明国钱币的样式,朕想比较一下”,苏勒坦忽然想见见大明的钱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