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和我们一起做骨肿瘤的课题呀?”方子业直接把话题硬转了。
自己没有与李永军相对应的世界观认知,就不要强行附和了,免得贻笑大方,就当做是听对方的教育和教训了!
“当然是从事我们血管外科的本行课题啊?”
“方教授,微型循环仪,改变的只是骨科肿瘤的治疗,我们血管外科的介入治疗理论的变化,将会改变所有肿瘤的治疗体系!~”
“医学虽然分了很多亚专科,但实则大道同路,每个专科,都可以从自身散发出很多条思路,供给其他专科学习和借鉴。”
“一通百通!~”
“所以,其实分科不算特别重要,又特别重要,我们只能站在我们更利面。”
“我们也必须站在我们的更利面,去思考临床和科研的问题。”
“方教授,您说是吗?”李永军问。
李永军的回复非常正式,回答非常谨慎,他的回复,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简单的学术交流,而是有一种论道的‘范畴’了。
方子业在这方面其实有点接不住话。
因为方子业的人生经历,还没有来得及作这种层面的哲学思考!
“对不起啊,李老师,我现在都还只考虑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方向,没做过归纳总结。”
“就东一锤,西一榔头地乱敲。”方子业本真地回说。
自己有这样的思维缺点,就得承认,承认了之后,看到有人比自己更优秀,就得去学习!
这就是学无止境。
“没关系的,方教授,没有经历也好,反而更加纯粹。”
“其实所谓的思考、冥想,都是在放空我们本身,让我们收紧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可能最简单的,才是最合适的。有时候还是我们思考得多了些。”
“反而无从下手。”李永军回答得非常谨慎。
方子业听得则更加蛋疼。
同样,也更加尊敬,面前的人,很多思维和思绪,都快近道了……
这也是自己第一个深入接触过的‘大佬’!
骨科的两位院士,也不过只是对自己稍微指点了几句,哪里这么深入交流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