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道:“他们想要效仿当年,让你大唐出几道题目,只要他们都能通过,便将公主嫁给他们。”
高安公主握紧小拳头,怒道:“他们好可恶!”
李吉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不必生气,刚才在大殿上,已经有人教训过他们了,而且不止一人。”
高安公主忙问有哪些人。
李吉笑道:“第一个是咱们的鸿胪寺少卿,张柬之相公。他引经据典,嘴里不带一个脏字,便将吐谷浑使节骂的狗血淋头,精彩极了!”
高安公主欣喜道:“还有呢?还有呢?”
李吉道:“第二个便是吐蕃使节,他们说吐谷浑人居功自傲,冒犯宗主国,非属国之道。”
高安公主惊奇道:“吐蕃使节竟帮咱们说话了?”
李吉感叹道:“是啊,如今吐蕃需要靠我们对抗大食人,与我们变得亲密起来。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真是复杂。”
高安公主没他那么多感慨,又问:“就他们两个吗?”
李吉笑道:“最后一个是倭国使节,他们并非出自本心,只希望博陛下好感,让我大唐不打他们罢了。”
高安公主拍手笑道:“管他为什么,只要骂吐谷浑使节,我就欢喜!”
忽然又叹了口气,道:“今日朝宴想必很是有趣,可惜我是女子,无法参加。”
李吉道:“其实有趣的事也就那么两件,后来大家就顾着喝酒饮宴,蹈舞唱曲,陛下很早就走了呢。”
说话间,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高安公主朝外面问道:“大柱子,已经到了吗?”
“回殿下,已到了平康坊北街,距离墨佳轩还有两百步,不过街道太挤,前方堵住了。”王褚回答道。
高安公主将脑袋伸出车外,大街上果然被马车给塞住了,街上到处都是行人,摩肩接踵,冠盖如云。
两人只好下车步行,很快来到墨佳轩。
此时天色尚早,夕阳并未落下,墨佳轩却已经点上了盏盏华灯,姹紫嫣红,金碧辉煌。
高安公主惊喜道:“想不到民间竟还有这种地方,阿兄,这里一直都是这么热闹吗?”
李吉皱眉道:“我前几次过来,倒并没有这般热闹,奇怪,难道是正日的缘故?”
忽听旁边传来一道声音。
“今日三楼有易宝会,故比平常热闹一些。”
转头一看,只见旁边站着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大冬天里,还拿着一柄折扇。
高安公主听到‘易宝会’三个字,露出惊喜之色,凑到李吉耳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