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国舅最近还好吗?”
于志宁微微一愣,忙道:“他最近在家清闲自在,据说还刚完成了一部史书,呈给陛下,料来过的应该不错。”
李治点了点头,道:“当初永徽律,便是国舅负责主编,详尽周密,并无错漏,实有稳定国家之功,以后,你多替朕拜访一下他。”
于志宁道:“是。”
李治没有再斥责三人,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三人离开甘露殿后,于志宁快步急行,脸色苍白,一语不发。
他年纪太大,精力不够,故而把新律制定之事,交给了李勋和李友益,他只负责监督。
这次受皇帝斥责,可以说是受到两人之牵连。
“于太傅,陛下刚才的意思,您看……”李友益快步跟在身后,试探着问。
于志宁眯着眼道:“陛下已经给你我留了脸面,让我们自己主动上辞修律之事,回去就写奏疏吧。”
言罢,拂袖而去。
于志宁出了皇宫后,朝车夫吩咐道:“去长孙府!”
车轮滚滚,沿着朱雀街向南,随即折而向东,很快停在了长孙府外。
于志宁下了马车后,也不通报,径直进入长孙府。
上次他帮助长孙无忌,把皇帝请来,虽未起到作用,却也得到长孙无忌的信任,每次来长孙府,都不必再通报。
沿着游廊,朝长孙无忌的大书房而行。
引路的奴仆对他很是友善,边走边说:“于相公,我家阿郎正在书房跟李相公说话呢。”
于志宁愣道:“李勣?你家阿郎以前不是跟他是死对头吗?”
那仆人笑道:“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李相公经常来拜访我家阿郎。”
“嘿,长孙无忌当年把李勣整的那么惨,如今落魄,李勣不仅不报复,竟还经常拜访,也不知他怎么做到的。”
于志宁怀着疑问,很快来到书房之外。
正要进去通报,大门从里面打开,李勣走了出来,朝于志宁拱手道:“于公有礼了。”
于志宁拱手还了一礼,感慨道:“自李公担任左卫大将军后,我唐军锐不可当,战无不胜,李公实有大功。”
李勣道:“于公过誉,此皆是陛下圣裁,某不敢居功。”
于志宁笑道:“听说,这次在百济的战争中,我军斩首四五万人,不知接下来,陛下是否会对倭国继续用兵?”
李勣道:“老夫也不清楚,明年正日,陛下应会在朝会之上,讨论此事。”语毕,转身离开。
于志宁望着他的背影走远,方才进入书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