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注?”
李治道:“消灭高句丽,收复两汉之旧地,一直是先帝和满朝文武的心愿,而要消灭高句丽,百济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按照原史,大唐先灭百济,军队从百济登陆,南面进攻,配合营州的北路军,最终消灭高句丽。
这种作战方式既然被证明可行,李治自然不会客气,直接拿来照用。
唯一的区别是,他并不打算用武力征服百济,而是选择用更柔和的方法,征服百济。
百济多是马韩人,大唐军队凭武力攻占百济,难以获得民心,百济还是有可能落入新罗手中。
纵然是苏定方那种猛将,消灭百济后,面对百济反抗势力的反扑,也无能为力,只能带兵撤退。
金燕没有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影响力,也比不上苏毗蓝雅在苏毗的至高地位。
仅凭她一人,大唐很难收获百济民心。
所以李治才将百济位次排在新罗之前,又让武媚娘请金燕到后宫,这都是为了激起百济人的荣誉感。
只要让百济人觉得他们比新罗人高上一等,自然不会愿意俯就。
武媚娘已听明白了李治的意思,笑道:“所以陛下是故意抬举百济使节,让百济与新罗成为死敌。”
李治笑道:“正是如此。媚娘,以前咱们打仗,都是利用大唐的硬实力,其实战争还有另一种打法,用软实力,也能征服一个国家。”
武媚娘奇道:“何为软实力?”
李治道:“简单来说,就是文化影响、国家地位、经济实力等综合因素。当然了,软实力需要靠硬实力支撑。”
“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一下,咱们今日这般礼遇百济,能够产生什么积极效果?”
武媚娘凝眉思索了一会,摇头道:“妾身想不出。”
李治道:“今日之事,肯定会对朝贡的各国都产生影响,其中不少国家,距离百济不远。”
“他们见百济受我大唐重视,自然也会尝试与百济加强联系,比如贸易上增加来往,或派遣使节拜访。”
“再者,长安是世界之大都,今日之事,迟早会传到百济国内。”
“这种种因素加起来,百济人会觉得扶余福信才是正统国王,支持扶余福信的贵族,也会增多。”
“如此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扶余福信在百济实力增强,这便是软实力的作用。”
武媚娘听了一阵,心想:“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九郎之谋,似乎与此类同。”微笑道:“陛下这番言论,令妾身茅塞顿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