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
司宫台合并长秋台改制后,重新分为五个司署,分别是:东城司、西城司、南城司、北城司、皇城司。
西城司由张多海负责,里面大多是原长秋台的旧人。
剩下四个,有三个由他原来手下三名内常侍负责。
最后一个东城司,则由唐平负责,手下都是新招募的江湖子。
改制之后,这五个司署各自独立,由他统一调度,办事效率的差距,也展现的更明显了。
西城司完全压过了他手下那三个司署,幸好唐平统领的东城司能力也很强,不至于让他太丢脸面。
如今没了长秋台,直属皇帝的机构只剩下两个。内领府对外,司宫台对内,共同承担着替皇帝探听情报的使命。
长安城的流言一向很多,司宫台原本也不会都去管,然而这流言被皇帝听到了,情况就不同了。
尽管皇帝并未向他询问此事,但王伏胜已派人暗中调查,免得等皇帝问话时,自己答不上来。
王伏胜沉声道:“是谁在传卢照邻的谣言?”
唐平道:“邓王李元裕!”
王伏胜微微一惊。
藩王之中,邓王李元裕一向是很老实的一个,既不张扬,也不惹事,平日很少有关于他的消息。
只听说这位藩王喜欢看书,府中藏书十二车,还要远远超过韩王李元嘉的藏书。
王伏胜目光闪动了一阵,道:“知道邓王为何要传流言吗?”
唐平道:“目前还未查到,不过卑职查到另外一个消息。那邓王似乎与卢照邻是旧识。”
“两人有怨?”
唐平道:“不,邓王对卢照邻有恩。”
王伏胜眯着眼道:“消息属实吗?”
唐平道:“属实。根据可靠消息,永徽二年,卢照邻入京,颇得来济赏识。后因卢承庆受到褚遂良打压,贬到蜀地,卢照邻愤而与来济分道扬镳,追随卢承庆,前往蜀地。”
“当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势大,卢承庆在蜀地颇受排挤,想帮卢照邻谋一个官职,却也十分艰难。”
“便在那时,邓王接纳了卢照邻,请他去王府任职典签,还曾对属下众官员说:‘卢照邻是他的司马相如。’”
“听说卢照邻在邓王府待了两年多,将邓王的藏书看遍,进益不少,这才在永徽七年的科举上,崭露头角。”
王伏胜皱眉道:“如此来看,邓王确实是他的恩人。”
唐平道:“是的。”
王伏胜道:“那他为何要制造流言,损害卢照邻的名声呢?”
唐平迟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