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紧:“哪三个?”
“第一个。”长孙无忌伸出一根手指,道:“于志宁。”
长孙诠道:“于公会反对吗?”
长孙无忌淡淡道:“他身为三朝元老,当然会反对。不过此人意志不坚,只要让他知道另外两人都同意了,便不会阻拦,所以倒不必浪费功夫去管他。”
“您说的另外两人又是谁?”长孙无忌沉声道:“第一人便是李勣。”顿了一下,补充道:“准确来说,是整个武将阵营。”
长孙诠眼皮一跳:“他们都会反对吗?”
长孙无忌道:“当然了,打仗的时候,必须征调民力输送粮草,徭役取消,他们还怎么打仗?”
长孙诠急道:“可也能招募民力,运送粮草啊。”
长孙无忌凝视着他,道:“征调民力,是根据户籍公验,不易混入奸细,招募的话,你怎么保证应招之人中,没有他国细作?”
长孙诠怔住了,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想过。
长孙无忌道:“你也不必担心,此事老夫心中已有一个构想,可以稍后再解决。”
长孙诠道:“那是要先解决最后一人吗?”
长孙无忌缓缓道:“正是,最后一人,便是中书令兼工部尚书,阎立本。”
阎立本擅长绘画。
直到此时,长孙诠终于能将徭役之事,与尉迟乙僧的画会联系在一起了。
“您是觉得阎尚书会来参加画会,才带我去大慈恩寺?”
长孙无忌笑道:“算是答对一半吧。”
“那您准备如何说服他呢?”
“法子就在你没答对的另一半里。”
不多时,马车终于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年初二,来寺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通往寺门的长长石阶上,冠盖如云,挤满了人。
两人顺着人群,好不容易进入大慈恩寺,绕过光明堂、般若堂,来到大雁塔南边的一片广场。
广场一带插着很多竹竿,竹竿之间用墨绳相连,围出一片风雅之地。
无数白衣书生、文人墨客穿行在广场之间,将自己的画作挂在墨绳之上,相互间微笑着品评画作。
好一场清悠风雅的画会。
长孙诠远远就能闻到墨香味,走近之后,目光及处,尽是一幅幅优秀的画作。
长孙无忌带着他来到一处人少的地方,将自己那幅画挂了上去。
参加画会的人中,也有不少官员,这些人很快认出了长孙无忌,却并未过来跟他说话。
过了好半晌,只听广场中心处传来阵阵喧哗声和惊叹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