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代持的白手套,统统踢出去,他要自己玩。
这一下可惹了马蜂窝。
凉山州十二县十二部落首领率先发难,怂恿族人罢工、挑事儿。
孙浩瀚有大军在手,夷然不惧。
护矿兵一上去,就“兵败如山倒”了,连虎蹲炮都丢下上百门,落荒而“逃”。
他们大多都在当地成家了,连兵营都不回,回去搂着老婆热炕头了。
只把铸钱司一班官吏执役丢在了绿城。
然后,乌蒙七蛮出手了,行路断绝,“盗匪”横行,给养断绝。
事儿一旦挑起来,这热血一上头,就没有什么理智了。
结果以孙浩瀚为首的一班铸钱监官吏,被活活殴打致死,吊上了高杆。
凉山十二县,反了!
凉山州可是在杨沅手中成为大宋之地的,这就相当于杨沅的一桩“政绩工程”。
而且这原以为的不毛之地,竟然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朝廷就很重视了。
结果现在凉山州反了,于泽平自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把奏报送到了杨沅的案头。
杨沅一早来到政事堂,看到通进司给事中于泽平送来的这份密札,看完之后,就着火就烧了,浑若无事。
紧跟着,小皇帝赵惇就看到了奏章。
赵惇心中这个气啊。
大哥虽然逊位了,可也有过高光的时候啊。
看看人家大哥在位时,西军三巨头被调教了一番,变乖了。
大理国割让了凉山州。
西夏并入了大宋。
陕西那边夺下了天水、宝鸡,还把陕西从北到南,犁了一遍。
我呢,我刚登基,凉山州没了。
赵惇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晋王拒诏,没来,说是病体未愈。
勤政殿上,右相杨沅、左相陈康伯,宰执张浚、陈俊卿、钱端礼、陈维清、马重远。
这其中有四个新面孔。
取魏良臣而代之的右相,杨沅。
从户部右侍郎位置上,由赵惇赐同进士出身,进而荣升为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的钱端礼。
赵惇一下子赐下的同进士有三个,被老钱捎带着成了同进士的,是樊江和王烨然。
然后这两位仁兄就回了都察院,从原来的办公室主任、后勤部主管,摇身一变成了两个检察官。
还有两个新面孔,就是盖章宰相陈维清和马重远。
杨沅看了看,微微点头,嗯……优势在我。
接着,便是枢密使郑远东。
郑远东和杨沅自有一段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