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面,又带杨泽去祖祠祭了祖。
等杨泽哭的两眼红肿地出来,便向二哥告辞,带了一队亲卫赶赴皇城城门,去见吴挺了。
杨沅这些家眷可不是瓶,且不说内记室里出谋划策的,同舟会里身手高明的,便是鹿溪这位小厨娘,此时也有着莫可替代的大作用。
且不说有这位主母坐镇,家宅才稳,她还关系到临安这段时间里,于百姓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民生。
京城这场大乱,至少在几天之内,是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的。
而这种影响,势必影响京城的日常供应。
上百万人口的庞大城池,每天的日用消耗何等巨大。
要维持京城的正常运转,有太多事情不是刀剑可以解决的。
一个只懂得破坏,不懂得建设的莽夫,也无法真正掌控这座城市。
而鹿溪一直掌握着杨家的经济大权,这时在临安城百万人口的日常所需方面,她就要配合临安府做大量事情。
而且此时,很多事情由官府出面,远不如由她这位小食神出面,更能稳定人心、维持运转。
现在的情况是:杨沅清君侧成功,在京奸党全部束手就缚。
而且这一切,都是打着皇帝的名义来进行的。
晋王赵璩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但仍昏迷不醒。
赵愭还有他存在的价值,人虽然已经被软禁起来了,但皇帝这个身份,暂时仍然是属于他的。
可是,换皇帝的一系列事情,现在就得开始了。
有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支持,杨沅换皇帝的想法,便具备了法理上的合法性。
不然的话,他虽也能操作成功,但以臣子身份废立皇帝,无论怎么洗,终究是不清白。
但,这也不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点了头,就一切顺畅、毫无后患的。
这只是说,从法理上,具备了废立皇帝的合法性。
诸多大臣需要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吧?
他们现在可只知道皇帝同意清君侧了,还不知道要换皇帝。
而且,赵愭是赵瑗的皇长子。
赵瑗登基之初,虽然没有马上立他为皇太子,可实际上就是拿他当皇太子的。
所以对这位皇长子,是不同于庆王和恭王两位皇子的。
比如说,婚姻。
赵愭现在没有立后,只立了一些妃嫔。
上次选秀女,进入终选的三十七名秀女,除了一个李凤娘,全被赵愭纳入了后宫。
其中高阶妃嫔只立了两人,一个被册立为德妃,一个是册封为淑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