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钩儿。小皇帝甚至允许赵谌离开宗阳宫,去临安街头游逛,虽然是派人跟着的。
这次来,赵谌没有出去,他正在宗阳宫里作画,画的就是宗阳宫里的池塘烟柳图。
赵愭一身玉色儒衫,不等赵谌上前参拜,便抬了抬手制止了他,让他继续安心作画。
赵愭则在一旁坐下来,自己斟了杯茶,捧杯在手。
看着已经画到一半的图画,赵愭微笑道:“老师过的倒是神仙般清闲的日子。”
赵谌笔尖一停,瞟了赵愭一眼,依旧提笔作画,道:“官家这是有什么为难之事么?”
赵愭挑眉道:“老师看的出来?”
赵谌微微一笑,搁下笔,道:“官家心性纯良,清澈如水,有什么喜怒哀乐,就如泉下之石,一目了然了。”
赵愭叹息一声,微微蹙起了眉头:“老师,这官家不好当啊。”
赵谌只是优雅地斟了杯茶,耐心地看向他。
赵愭见状,便把现在朝廷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对赵谌说了一遍。
赵愭坦率承认道:“朕还年轻,军国大事,阅历不足,更遑论兵法了。
因此,晋王叔、魏相公等,都是朕的股肱,只是他们意见也如此相左,朕实在是不知该相信哪一方了。”
赵谌沉思片刻,缓缓道:“无论偏听哪一方,都不是为君之道。”
“哦?”
“官家少年天子,锐气正盛,眼看着也要临朝亲政了,官家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被人牵着鼻子走。”
“老师的意思是?”赵愭的神色凝重了些。
赵谌叹息一声,道:“先帝所定战略,推行至今,并无错误,岂能轻易更改?”
赵愭两眼一亮:“所以,朕该接受魏相公的进言?”
赵谌摇头:“是,也不是。”
赵谌耐心地道:“为君者,当有为君者的威严,岂能由着臣子决断?”
“官家难道忘了,当初先帝派杨沅前往潼川的目的了吗?”
“朕没忘啊,整顿川蜀,节制西军三帅臣,继而……”
赵谌叹息一声,幽幽地道:“可现在的杨沅,比当初的吴璘锋芒更盛,已经直追吴玠当年了。
官家想想,如果杨沅打下哪怕半个陕西,和当年的川峡四路宣抚使吴玠,又有何区别?
杨沅子嗣众多,不怕后继无人,只需假以时日,就是一支比吴家军更叫人忌惮的力量。”
赵愭微微色变,捧着茶杯怔忡不语。
赵谌瞄了他一眼,道:“老师我是个闲散人,承蒙官家恩典,才有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