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古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美呆了!美艳绝伦!
这是李恒和麦穗同时浮现出来的念头。
除了周诗禾外,她旁边还有两女一男三人。
其中一个女人麦穗见过,是诗禾小姑,上学期还请她和叶宁一起吃过饭。
李恒和麦穗在打量对方时,对方几人也在暗暗打量他们。
尤其是上过春晚的李恒,是两女一男重点关注对象。
“新年好!诗禾同志。”
李恒口几清甜,走过去打招呼。
麦穗也不遑多让,熟稔地给四人倒茶。
“新年好!”
周诗禾会心一笑,随后替双方介绍:“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小姑,这是我小姑父。”
接着她又讲:“妈、小姑,这是李恒,我曾跟你们在电话里说过的;这是麦穗,我大学最好的朋友。”
“新年好!阿姨、小姑、叔叔.”
称呼小姑好像有些不对欸,但连着喊两声阿姨又觉着怪,算了算了,就这样拉倒吧,李恒心思如闪电般掠过,随后热情邀请:“外面风大,快请进来坐。”
“好。”
这是周母发出的声音,她和周诗禾长相有七分相似,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贵气,很有涵养。
这种气质怎么说呢,李恒在沈心阿姨身上感受过。
周母一出声,小姑和小姑父也跟着跨进了门。
周母先是四下环顾一圈屋里的布置,接着目光放到了麦穗身上,几秒后又回到了李恒身上,她此刻有点好奇:来自湘南乡下的李恒是怎么住进这26号小楼的?
要知道隔壁27号小楼,周家是了人情才给女儿弄到手的,难道这李恒仅仅凭借上春晚的创作者身份?
以周母的经验分析,这可能性几乎没有。毕竟这是复旦大学,能住进庐山村的教授都是在不同领域闯出名声的佼佼者。
26号小楼,复旦大学不会仅仅凭借一个《故乡的原风景》的创作者身份就给了他。
忽然觉得,仅凭女儿电话里的三言两语解释似乎不够,早知道这样,来之前就该深入了解下李恒的背景。
周母闲得无聊地思忖着。
麦穗给几人倒完茶,问周诗禾:“诗禾,你们饿不饿?”
“嗯,有一点。”几人关系这么好,周诗禾有一说一,没矫情。
她们是早上8点多出发的,路上耽搁了一会,一路过来确实有点饿了,
“诗禾,阿姨,你们先坐一下,我这就去做最后一个菜,马上开饭。”见状,李恒寒暄一句后就又马不停蹄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